作詞:蔣夢麟
作曲:蘇兒真
編曲:呂聖斐
合唱&和聲:蘇兒真、黃大軍、林美滿、林美英、莊蕙如、黃大城
製作人:蘇兒真



25歲我還在念研究所,因為好友的引薦,我接到一個案子,要將四健會(註一)的會歌重新改寫並重新錄音製作,四健會的人都很和善也很尊重專業,他們只有一個要求~就是不要動到原作詞者蔣夢麟先生所寫的詞。

接到這個案子後,我誠惶誠恐,想到要為令人尊敬的教育家、前北大校長蔣夢麟先生(註二)所作的詞譜曲,心裡還真的皮皮挫!深怕無法達成任務!還好,在幾個月後我完成了任務,寫好了曲子也製作完成一張四健會會歌的CD。

我重新譜曲那一年,如果蔣夢麟先生還在世,那他已經一百一十歲,而我只有二十五歲;現在想起來,那是一段跨越時空的神奇合作,也是我莫大的榮幸!

以後我的孩子在課本中讀到蔣夢麟的「西潮」時,或許會問我蔣夢麟是誰?我會告訴孩子,他是你爸爸的朋友,我們還合作過一首歌哩!






註一:
四健會簡介;四健會緣起於民國四十一年,由農復會(現農委會前身)引進美國四健會運動,當時農復會的主任委員蔣夢麟博士在其「台灣農村青年的四健運動」一文提到:「農村青年是下一代的農村幹部,為了要使他們將來能夠擔當繁榮農村的責任,我們必須先加以適當的訓練,因此農復會便把在美國和日本行之有效的這一運動介紹到中國來,並把它正式定名為四健運動。」

現在計畫推行的四H運動,就是組織農村青年,指導他們應用科學方法,花費較少的勞力,獲得較多的生產,提高農家的收益,改善農村的生活,增加貢獻國家的力量。所以四H運動是一種農村教育運動,四H組織是農村青年的團體,實為今後農復會很重要的工作。他的目的在訓練今日農村青年成為將來有科學知識和技能的農民,所以這是中華民國農村的百年大計。

青少年是國家最大的資源,而四健會是青少年最大組織,其根植的地方,由熱心義務指導員協助四健會員從事作業和紀錄,透過各項活動在全世界八十餘國的各個地區包括鄉村、都市,也包括了不同文化、經濟及社會背景的人,共同提倡生活實踐教育:「從工作中學習」,此即四健會的精髓。


註二:
蔣夢麟先生簡介;蔣夢麟,原名夢熊,字兆賢,別號孟鄰,浙江省余姚縣人。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家。1886年(光緒十二年)生,幼年在私塾讀書,12歲進入紹興中西學堂,開始學習外語和科學知識。後在家鄉參加科舉考試,中秀才。1908年8月赴美留學。次年2月入加州大學,先習農學,後轉學教育,1912年於加州大學畢業。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,師從杜威,攻讀哲學和教育學。1917歲3月,蔣夢麟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後即回國。1919年初,蔣夢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育系教授。自1919年至1945年,蔣夢麟在北大工作了20餘年。1964年病逝於台北。

自1919年至1945年,蔣夢麟在北大工作了20餘年。在蔡元培任校長期間,他長期擔任總務長,三度代理校長,1930年冬正式擔任北大校長。先後主持校政17年,是北大歷屆校長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。他學識淵博,精明幹練,在那黑暗而動盪的漫長歲月裡,克服了重重困難,堅持辦學,為北京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
「西潮」一書是作者蔣夢麟半生的自傳。此書記載了作者的家世及他生活的經歷。「西潮」是指中國人的思想被西方精神文化以及近代科學影響的過程。而這些西方思想亦正隨著傳教士的開始,對近代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作者亦在此書中提及被影響後中國的現況,推論中國是會在吸收西方文化後作出反省,到最後必會追上現代的世界強國。作者分析了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優點和缺點,進而指出中國接受了西方的文化的長處後,融合中國自己五千年深厚的本土文化,發展出一種新的文化。





ps

這首歌的編曲呂聖斐,在編這首歌時才剛出道,他現在已經是最紅的一線編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nthchor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